走出风湿病误区
发布日期:2016-11-28 12:18:07
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结缔组织炎症,主要累及心脏、关节、中枢神经系统、皮肤和皮下组织。许多的误区以至于患者对风湿病缺乏信心,放弃治疗,导致患者有病乱投医,误诊误治,病情反复发作不能缓解,延误病情,造成许多不该有的后遗症,十分遗憾。
误区之一:“风湿病不可治”
随着风湿病学科的飞速发展,风湿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。只要能够及时发现,抓紧时机给予积极正确的综合治疗,多数患者病情可以完全控制,保持关节不变形,像正常人一样的工作生活,但如果不规范治疗,就有可能发展成严重残疾,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伤害。
误区之二:“风湿病可治愈”
已确诊的多数风湿病,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等均难以彻底治愈,但正规治疗可以完全控制病情,病情活动期也许服用药物较多,但病情控制后完全可减少服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,使患者在服用维持量药物的情况下保持“无病”状态。
误区之三:“RF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”
所谓的类风湿因子(RF)实际上就是肌体产生一组异常免疫球蛋白的总称,在正常人群中有5%的阳性率,但并不能说RF阳性的都是类风湿关节炎,因为一些疾病如关节炎、乙型肝炎、结核病、寄生病和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都有可能呈RF阳性。
误区之四:“关节疼就是类风湿”
不一定每个关节疼痛的患者都是类风湿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强直性脊柱炎、骨关节炎等,也同样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。一定要先明确诊断,每种病的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。
误区之五:“长期使用止痛药”
有些病人治疗悲观失望,没有信心,自己到药店随便买点止痛药吃,止止痛就算了,有事还任意加大剂量,这是错误的。很多止痛药虽能缓解关节肿胀疼痛,但治标不治本,不能阻止关节破坏和变形。
误区之六:“不舒服就停药”
任何药物都可能出现不良反应。以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用药为例,其不良反应发生比较低,绝大多数患者服药时安全的。关键在于医生一定要给患者讲清楚,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,发现之后及时向医生反应或停用,不能因为一个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就不敢尝试应用其它药物。